天干地支:
干支学说:“应用易学”之本:
天干地支是“应用易学”的根本。绝大部分易学流派都以干支为基本元素来推演运算,但干支的发明者是谁,它们最早出现于何时?始终是一个谜。
干支的由来:
战国末年,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《世本》说:“容成作历,大桡作甲子”,“二人皆黄帝之臣,盖自黄帝以来,始用甲子纪日,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”。大挠“采五行之情,占斗机所建,始作甲乙以名日,谓之干;作子丑以名月,谓之枝,有事于天则用日,有事于地则用月,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。”
相传在黄帝时代,有蚩尤扰乱中原,黄帝忧民之若,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,流血百里而不止,黃帝于是斋戒沐浴、筑坛祀天、方丘礼地,天乃降十干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、十二支(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)。黄帝将十干圆布像天形,十二支方布像地形,始以干为天,支为地。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,并以黄帝开国的公元前2697年定为甲子年、甲子月、甲子日、甲子时。这就是天干地支由来的传说。
干支与五行:
天干地支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动时,地球的空间对应宇宙空间形成的60个不同的空间气场。这些气场具有不同的温度。湿度。具体来说,就是地球的12个地域空间(地支)在5种宇宙外因(五行)下的温度变化。
五种宇宙外因(五行)分为阴阳两类,共有10个,称为天干。它们分为两组,分别从相反的角度与地支发生作用关系。
天干的属性:
甲木:颜色主靛、青、墨绿,形状主粗糙或高壮的长形、棒形、柱形、叉形,季节主春天正月,方向主东北方,味觉主大酸,五常主专仁,形态主乔木、大树、栋梁、木材、森林,以及在各种其他木性物类与行业中偏向于粗、硬、糙、长、高、直、壮、阳、刚、单纯等性质者。
乙木:颜色主蓝、绿、淡绿,形状主细弯或低柔的针形、条形、枝形、网形,季节主春,方向主正东方,味觉主微酸,五常主博仁,形态主灌木、花草、藤萝、瓜葛、稻麦、苔藻、竹类,以及在各种其他木性物类与行业中偏向于较细、软、精、短、低、弯、小、阴、柔、复杂等性质者。
丙火:颜色主朱色、赤色,形状主蓬散状的不规则形,季节主夏天四月。方向主东南方,味觉主大苦,五常主外礼,形态主木材、木炭、煤炭、木质纤维和檀物油脂所燃烧发出致电能和热能,以及在各种其他火性物质类与行业中较偏向于物理性质者。
丁火:颜色主赤色、橘色,形状主放射状的不规则形,季节夏天为主,方向主正前方,味觉主微苦,五常主内礼,形态主由金属元素、石柱、石油、化学纤维和动物油所燃烧发出的电能与热能,以及在各种其他火性物类与行业中较偏向于化学性质者。
戊土:颜色主褐色、咖啡色,形状主块状、团状、角状,季节主四季中的三月和九月。方向主中间偏上或中间偏左,味觉主大甜,五常主行信,形态主山岳、岩层、粗石、结晶石、干泥、平坦、道路,以及在各种其他土性物类与行业中较偏向于粗硬、冰块、结晶、干燥等性质者。
己土:颜色主棕色、黄色,形状主沙状、粒状、浆状,季节主四季中的六月和十二月,方向主中间偏下或中间偏右,味觉主微甜,五常主信,形态泥土、沙土、田园、湿地、泥浆以及在各种其他土性物类与行业中较偏向于细软、散粒、圆柔、潮湿等性质者。
庚金:颜色主浊白、灰白、金鸟色,形状主尖形、菱形、多角形、锋利形,季节以秋为主,方向主西方,味觉酸,五常主义,主重金属类以及其他金性物类与行业中较偏向于金属性质者。
辛金:颜色主金色、银色、雪白色,形状主均衡多边形、圆润形、平滑形,透光状,季节主秋天八月,方向主正西方,味觉主微辛,五常主巧义,形态主金属类,以及在各种其他金性物类与行业中较偏向于细、小、柔、滑、轻、软等性质者。
壬水:颜色主黑色、浊色,形状主波浪形、流动状、倾漏状。季节主冬天十月,方向主西北方,味觉主大咸,五常主急智,形态主江河、湖泊、暴雨、暴雪等冲击力或流动性较强大的液体,以及在各种其他水性物类与行业中较倾向于阳刚、冒险、大量激烈等性质者。
癸水:颜色主灰色,形状主平面形、泉涌状、涡滴状,季节主冬天十一月,方向主正北方,味觉主微咸,五常主睿智,形态溪、沟、泡、井、细雨、细雪等冲击力或流动性较温和的液体,以及在各种其他水性物类与行业中较偏向于阴柔、保守、微量、稳定少变等性质者。
天干的特性:
甲木:如同参天大树,性质强壮。有恻隐之心,具上进心,好华美的事物而有风雅的性格,进退有情有义,处事负责,但缺乏应变能力,又常因烦恼而多劳苦。
乙木:如同花草,性质柔软。富有同情心,性情和蔼,外表谦虚,但内心占有欲强,虽有才能,但常烦心。
丙火:如同太阳,炎炎炳照。丙火为火之兄,朝气蓬勃,热情开朗。适合各种社交活动,但也易被误解为好大喜功。
丁火:如同灯火炉火,火势不稳定,得时有力,失时无力。丁火为火之妹,有外静内进,思想缜密的性格。但多疑与心机是其缺点。
戊土:如同堤坝、大地之土,广厚茂盛,可有力地防止河川泛滥。戊土诚实厚重,性情笃实沉稳,为人憨直。
己土:如同田园之土,不如戊土广厚但易栽植。己土重视内涵,多才多艺,行事依循规矩,但度量欠广,易生疑心。
庚金:同刀剑矿石,性质坚硬。精神粗犷豪爽、轻燥,性情刚烈而重义气,个性好胜,具有破坏性,人缘佳,容易相处。
辛金:如同珠玉宝石,性较阴沉,温润秀气,重感情,虚荣心强,爱面子,有强烈的自心但缺乏坚强的意志。
壬水:如同江河之水,奔天涛地,势不可挡。壬为水之兄,清浊并容,宽宏大度,能潜伏和包容,富于勇气,但也有依赖性强,漫不经心的性质。
癸水:如同雨露,有闭藏和内在萌生的性质。癸为水之妹,平静柔和而内向,但喜欢猜测,注重原则,但容易不务实际,内心常蓄不平,有重情调、喜钻牛角尖的倾向。
地支的属性:
寅卯为东方木:寅属阳,卯属阴,而辰有东方木的余气。寅卯辰为春天,分别代表农历的正、二、三月,寅为初春,卯为仲春,辰为季春
巳午为南方火:巳属阳,午属阴,而未有南方火的余气。巳午未为夏天,分别代表农历的四、五、六月,巳为初夏,午为仲夏,未为季夏
申酉为西方金:申属阳,酉属阴,而戌有西方金的余气。申酉戌为秋天,分别代表农历的七、八、九月,申为初秋,酉为仲秋,戌为季秋。
亥子为北方水:亥属阳,子属阴,而丑有北方水的余气。亥子丑为冬天,分别代表农历的十、十一、十二月,亥为初冬,子为仲冬,丑为季冬。
辰、戌、丑、未属中央土:分派于春夏秋冬,以为四季更替之转换。
干支的搭配:六十甲子:
在干支排序中,天干中“甲”为第一,地支中“子”为第一。据说这是因为苍天有好生之德,五行中有生发之义的只有木,自此而下,万物生生不息,所以天干以甲木为首。“水润万物而不争”,因此在地支中水为第一。所以在干支的搭配中,“甲子”排在首位。
将天干和地支结合起来,阳干(奇数位置的天干)和阳支(奇数位置的地支)结合,阴干(偶数位置的天干)和阴支(偶数位置的地支)结合,可得出六十种组合,即为六十甲子:甲子、乙丑、丙寅……癸亥,他们周而复始,无穷无尽,称为“六十甲子”,也称“六十花甲”。天地杂物撰之而成,所以称为“花甲”,花甲就是不纯的东西。不纯是因为有了干和支的结合。
六十甲子是一切预测术的主元素,它的出现不能不说是先人的一大骄傲。用它可以分别来表示年、月、日、时四个时间,它可以记录和表达任何一个过去时空点和将来时空点。这个时空点可以模拟一切有生命物体的生命里程,记录一个人的灵魂存在,是英雄名垂千古,还是枭雄遗臭万年。它们在一切的预测术中始终在表示空间、时间的对立性。六十甲子的反复组合,表示不同的生命体素质。
六十甲子抽象表示六十个不同素质灵魂的人,也表示天干五行所处不同空间内的旺衰,这样六十对干支的阴阳属性就出现了,它们的干支属性决定了它们在不同时空下的病药不同,同样的天干即使在旺衰相同的情况下,由于它们的坐支不同,取用就发生变化,这些细微的差别很重要。
干支的根本性质不是我们看到的物象,而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动时,地球的空间对应宇宙空间形成的六十个不同的空间气场。以现在物理学来看,这六十个不同的空间气场的温度不同。六十甲子模拟世界上的六十种人,由于出生时间不同,就形成了不同的人生信息。八字的四组干支组合抽象代表人的灵魂,而这个灵魂的生命记录就是以干支的阴阳平衡为基础演算的。《易》曰“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”。人的灵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,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灵魂寄存的肉体。天干为灵魂,地支为身体。
干支纪时法:
“60”在时间领域是个奇妙的数字。不但中国古人用60作为循环,现在来自西方的计时法中,一分钟是60秒,一小时是60分钟。同样,一天24个小时,和中国传统的每天12个时辰(两小时为一个时辰)对应。干支纪年法以60为一个周期,周而复始,循环往复。如1644年为甲申年,60年后的1704年同为甲申年。300年后的1944年仍为甲申年。1864年为甲子年,60年后的1924年同为甲子年,依此类推。
除了纪年外,六十甲子也用来纪月、日、时,如:2009年农历三月为戊辰月,农历四月为己巳月,三月初一为辛未日。则三月初二为壬申日:初一5点到7点为辛卯时,初一7点到9点为壬辰时,等等。
四季的分法:
应特别注意的是,干支纪年是以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,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。如1984年大致是甲子年,但严格来讲,当时的甲子年是自1984年立春起,至1985年立春止。需要注意的是,八字学对节气十分重视,它们是划分季节的依据。
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,为冬季的中心点,称“冬至点。
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,为夏季的中心点,称“夏至点。
太阳由南在北直射赤道时,为春季的中心点,称“春分点”
太阳由北南直射赤道时,为秋季的中心点,称“秋分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