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柱八字培训姜上讲解四柱八字,一起看看吧!
四柱学并不是诞生是就完美,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,是众多学者的集体智慧结晶。
汉朝以前,人们只是依据年来算命,例如甲子或乙丑出生的人为金命,丙寅或丁卯出生的人为火命,这种粗浅的算命方式是八字学的萌芽。汉朝时出现了以阴阳五行、天干地支为基础配合年月日推断命运的方法,但不成体系。唐朝的李虚中是八字学的里程碑式的人物,他的以出生年月日的干支配成三柱推测命运方法,被后人尊称为八字的开山之作。
当时术数界的宗师很多,如李淳风、袁天罡等。宋初的徐子平在年月日后加了时辰,将三柱变为了四柱,使其发生了飞跃的发展。它的《渊海子平》是八字学的划时代巨作。明朝是八字学发展的鼎盛时期,出现了张神峰的《神峰通考》、万民英的《三命通会》等。清朝沈孝瞻的《子平真诠》、余春台的《穷通宝鉴》增注,扫除了当时偏重神煞的理论,起到了四柱学正本清源的作用。
明清时期的四柱名著很多,如刘伯温的《滴天髓》、万育吾的《三命通会》,张楠的《神峰通考》、陈素庵的《命理约言》、沈孝瞻的《子平真诠》等。
这些著作使八字学的推论方法演变为“用神法”的高层境界,而纳音、神煞等方法则逐渐沦为参考地位。这些名著大都作者来头不小,如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功臣,万育吾(民英)是明朝进士,张楠(神峰)是明代文人,沈孝瞻是清代进士,陈素庵更是官至清朝内阁大学士,而用神法几乎全赖这几位先贤发扬广大。
用神法开创了近代四柱论命体系的新纪元,它的价值与成果被多数命理学者所肯定,现代的一些学者称其断命无需找用神之说以不攻自破。只是由于它多为文人雅士推广,因而未能深人接触底层大众,所以时常令人觉得推断时上下不足。虽说用神法仍有某些无法克服的小缺点,但它是最合乎现代逻辑思维的论命理论,是千余年来最具有魅力的一种论命体系。绝大多数的命学者均认同“以用神法调理八字格局,使之五行顺畅流通,格局平衡”的预测方式。不过,用神方法似乎没有一定的标准或规则,人们在选取用神时常常依赖于丰富的论命经验与高超的判断技巧,虽然没有标准但他是有自然规律可遵循的。
人门容易精通难:除了阴阳的基础理论外,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的大部分理论著作都不适合初学者,例如著名的《穷通宝鉴》,那是公认的八字命理的上乘之作。它的整体体系充满了辩证法,把阴阳五行理论发挥到了极致。但就是把这本书倒背如流,也照样不会预测。所以,初学者主要掌握最基本的理论就可以了。提高到一定水平时,也许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才会有点儿用。
可以先从基础学起,大多命理学习者都是基础太差,而导致学着学着就学不下去了。学好了基础思维打开,不要停留在干支的字面意义上。没有与天地、人文相结合,没有把自然与命理结合,没有把广阔的宇宙与人类相结合,是不能预测准确的。命理来源与自然,就需要回归自然。
学习命理没有近路可走。当今命书千卷万卷也不能超越古籍的范围,只是改名词而已。八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智慧经验积累,即使是跟最好的老师学习,没有实战的积累也不会成为高手。
八字理论来源于阴阳五行学说,它以辩证哲学为基础,要按“辩证思维”来推演。所以,它没有什么窍门,只有对自然和人文的理解与深刻感悟,才能得到准确的预测结果。但如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也可以用固化的方法来解读八字。因为作为一门学问,八字学即使可以由简人繁,也可以化繁为简。学习命理必须由简入繁,在化繁为简,最后在由简人繁。这三个过程就是易学的灵魂,不易、简易、变易。为此,本书为初学者提供“化繁为简”的平台,还介绍了很多八字理论,为“由简入繁”提供了学习空间。
作为实用的重要易学的分支,风水学常常抢占了八字的风头。其实,人的命运是由风水和八字共同决定的。八字侧重于定性分析,风水侧重于定量分析,八字侧重于时间,风水侧重于空间。八字是内因,风水是外因。如果你想学风水,先要学好八字。只有精通了八字,准确找出命局中的用忌神,才能对住宅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。这才是千变中的不变的道理。
以上就是四柱八字培训姜上讲解的四柱八字,想了解更多联系我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