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2月26日四柱八字培训姜上四天三夜八字课。
四柱八字培训姜上说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思维方式是“取象比类”,八字学当然也不例外。这种方式与西方的逻辑推理有某些相反的性质。
在西方哲学中,现象和本质相对立,“抽象”就是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特点,舍弃其他特点。而中国传统哲学中,现象和本质并不对立,由现象到本质无需抽取,而是遵循另一条思维途径,即“取象比类”。在西方哲学中,概念是一般、本质是必然性的,他抛开了个别、非本质和偶然性的东西。它们强调语言意义的界定,强调概念的明确性和对应性,因此要发明不同的概念去定义新事物。
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逻辑与西方的形式逻辑背到而驰。中国人注重整体性,认为个别、非本质和偶然的东西是整体的一部分,不能随意割弃。因此用“象”来贯通感性和理性,强调万物的相似性、相关性,至于是否是个别、非本质和偶然性的,并不在乎。他们不注重分解思维的对象,不使对象的各个部分相互割裂,而是保留其直观形态的情况下加以概括。“象”的内涵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不断丰富,体悟,便成了中国特有的认知方式。借助于“象”来类比,思维会变得富有弹性。概念虽然模糊,但外延广阔。然而,也正是这个原因,导致推理时会出现似是而非,牵强附会的结论。体悟,是有局限性,它束缚了人们的交流,影响了人类经验的继承和发展。
中国人的眼光总是落在世界的统一性上,“亦此亦彼”成为思维的习惯,这体现为一种螺旋或波浪式的思维方式。与此相反,非此即彼”的推理、寻求世界对立把客观事物分化,是西方哲学探讨的课题,这体现为一种直线性质的思维方式。由此带来的结果是:中国哲学注重价值判断,即判断事物的善恶,而西方哲学注重事实判断,即事实真相。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是以事实认识为基础,由事实判断决定价值判断;而伦理道德和艺术则相反,是价值判断统摄事实判断。前者主要是西方人的思维方式,被称为唯物主义;后者主要是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,被称为唯心主义。
一些西方人不能像东方人一样,在世俗的世界里实现生命的超越,他们只能创造一个于世俗世界决然对立的彼岸世界--上帝的世界。在这个世界中,自然万物是纯粹客观的,具有确定性。人处于主导地位,人与自然界是敌对的,人只有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才可以生存。这种主、客二分,使形式逻辑得到长足发展。他们追求概念的明确、推理的严谨,以此构建起了看似严密的逻辑大厦,每一砖一瓦都直截了当、明白无误,不再给人以无穷的联想空间。这就是科学诞生的根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