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神八字学的高难理论
八字中,一字之差,失之千里,其关键在于一个“用”字。在了解了五行的旺衰后,有针对性地取出用神是准确预测最关键的一环。
取用神规律、平衡调和:
从刘伯温的《滴天髓》、万育吾的《三命通会》、张楠的《神峰通考》、陈素庵的《子平约言》、沈孝瞻的《子平真诠》等命学名著中可以看出,明代以来,八字学已演变到用神法的高难境界,而纳音、神煞及片面干支组合看法,则逐渐沦为次要的参佐地位了。用神法多为文人雅士参与推广,因未能深入接触低阶层的大众,故其立志难免限于中上阶层,常令人觉得推上有余,论下不足。
虽说用神法仍有某些无法克服的小缺点,但客观上它可称是最合现代逻辑的论命技巧,也是千余年来最具有魅力的一种体系。
在一般情形下,四柱的运作须遵守“平衡调和”的原则,五行越平衡调和越好。倘若其中有某行气势过强,造成日干趋于衰弱,或某行气势过弱,造成日干趋于强盛,这都叫做五行气势失调,前者是偏枯,后者是偏旺,依事物之常,需加以调理,使其结构能尽量趋于中和平衡,这种调理五行气势的方法,称之为“用神法”。而被取为调理之物称为“用神”。这就好比医学上对患者的方式,一般医生常用补、泻、制、化疗法,即等于命学上的“用神法”。而针对病情所开的药方,既等于命学上的“用神”。
用神法是一种补偏救弊、抑强扶弱的方法,凡在八字中过强的五行应予以适当的抑制,过于弱的五行则应予适当的生扶,但一切扶抑均需要以日干为重心,如果日干气势强,就要克制泄化,日干气势弱,就要生助或帮扶。
取用神的三大原则:
取用的大原则有:强抑弱补,顺势化泄,通关调候。这些原则不但是对日干而言,而是针对整个命局而言,整个命局都达到平衡才是真正的平衡,当然这是以日干为核心,兼顾其他方面的平衡,取的用神不仅是日干的用神,也要是全局的用神,只有全局用神得力,日干才能全面发展强抑弱补;日干强旺时,需要使它减少力量:日干衰弱时,需要使它增加力量。
顺势化泄:是对特殊格局取用而言,如日干一气专旺,或两气专旺格,取用时要顺其旺势,取生或泄之五行为用,化泄是指命局中日干或某五行太旺,但未形成特殊格局,取用原则是化泄旺神力量。命局中任何一个五行过旺,都是命局中的病,也都是日干的病,都得用药综合兼治。要看病下药,用神就是药,分析命局就是确诊命局犯的是何病,犯单一病,用单一药就可治,犯综合病就得综合药才行。所以,取的用神逢有综合病的命局,虽能治了这个病又加重了那种病。无论取哪种药都不得力,也无法用一种药完全治疗,这样的命局往往喜用参战,也注定一生是祸福相连。
通关:就是两五行相战,也为病,选择一个能使二者相行不悖之五行为通关。如金木相战取水通关。通关是和平解决问题,谁都不伤元气。
调候:一般指两种情况,一种是冬夏季生人,一种是八字中寒暖湿燥失衡取用神一般都是用水和火,有时也可用燥土或湿土。有些命局调候用神与五行衡取用不一致,甚至相反,这种情况要以五行平衡为主,在保命的基础上再考虑调候。
调候的天干也有差异,甲乙木对寒暖季节最敏感,故甲乙日干又生
于冬夏者首先考虑调候。其次,庚辛金对寒暖燥湿也很敏感。戊己土对调候敏感。丙丁壬癸对寒暖不敏感,但依赖木生、木泄,故有木时用调候,无木时不看调候。
命局有寒暖湿燥过于偏向时,首先要调候。此时,五行的生克要暂时灵活运用,因为温度湿度是外界环境最起码的条件,五行的生克制化也需要环境的条件。比如金生水,若在寒冬,金无法生水,必须以火取暖,才可以发挥生水的作用。没有正常的外部环境,五行的生克就会遇到障碍,此时,克服障碍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。这就是“调候为急”的原因。调候,需要“根在苗先”,这样,外在环境的有利条件才可以通过内部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调候机制。调候用神的健全非常重要,它涉及到命局的高低成败。
取用神时所取的用神在理论上虽为用,但力量很小,生扶不起,或命局中没有,一旦用神出现又进入不了命局,反而触犯命局中的旺神,招来灾祸。这种触犯旺神的理论,用神实际是忌神。在取用时要针对具体情况,做到干支分取,阴阳分取,逐字取用。